內容來自sina新聞

煙臺現 路脆脆 路面一年兩修井蓋一天兩換

  水母網5月7日訊(YMG記者武峻平攝影報道)煙臺萊山區有條長1.5公裡的城區道路叫銀海路,不到一年已兩次大修。無獨房屋信貸轉貸貸款全省皆可處理有偶,在與銀海路相鄰的清泉路上,安裝不到24小時的井蓋又被碾碎。豆腐渣嗎?這不起眼的"小細節",反映瞭相關部門的管理水平。









  井蓋新換不到一天又碎瞭

  煙大西門外的道路剛剛鋪上瀝青,一個在道中間破碎的水泥井蓋很是紮眼。這是一個污水井蓋,緊鄰煙大西門和一處公交站點,因此來來往往的行人走到此處紛紛繞行。就連公交車司機經過時,也得小心避讓。

  "4號下午4點左右安的,到5號下午3點左右又碎瞭。"公交司機王師傅稱,新井蓋這麼快就損壞瞭,一些市民懷疑是被公交車壓壞的,但更多的人則在質疑:為何不用鑄鐵井蓋,而單單選擇瞭不夠"堅強"的水泥井蓋?"水泥井蓋太脆瞭,要是鑄鐵就強得多。"市民孫先生稱。

  記者查詢得知,水泥井蓋雖有防盜功能,但其剛性強,脆性大,不抗酸堿腐蝕,易老化斷裂,因此隻能用於有限的地方。在城市道路中尤其是公交車站點附近,應使用承載量大的金屬井蓋。

  道路新修不到一年又補瞭

  見記者在現場采訪,不少市民都表示,除瞭井蓋的問題外,旁邊的銀海路也存在類似的問題。"銀海路去年剛修的,這前兩天又來修瞭一遍,這樣來回折騰,真不知當初怎麼修的路。"市民宋先生稱,銀海路在去年夏季的時候進行維修,然而道路修好沒多久,路面又變的坑窪不平,工作人員在前兩天又來修整瞭一遍。

  記者隨後來到瞭銀海路,發現靠北側有一段長約百米的的路面剛被重新鋪上瞭瀝青。居住在附近的居民稱,銀海路是去年國慶節前後修好的,還不到一年,部分路面又坑坑窪窪瞭,不少司機也是諸多抱怨。"上周末的時候,這又來對道路修修補補,也不知是道路損壞嚴重,還是當初建設不達標。"對於一條道路不到一年便維修兩次,不少居民自然對道路的修築質量產生懷疑。

  管理應跟上建設的腳步

  針對市民反映的井蓋和道路問題,記者撥打瞭煙臺萊山區市政養管處電話。

  工作人員在查詢後告訴記者,清泉路上的井蓋和銀海路路面,均不歸他們管理。當記者咨詢井蓋和路面的產權單位時,工作人員表示,他們隻負責維護,至於產權單位在哪裡,他們並不知情。

  "清泉路那裡還沒有交接,目前出現問題是由產權單位負責。"工作人員稱,他們雖然不進行管理,但是可以幫忙聯系產權單位,通知產權單位及時維修。而對於路面一年兩修的情況,工作人員則表示不知情,並建議記者"問問公路部門"。

  記者隨後撥通瞭煙臺萊山區公路局的電話,但電話一直處於忙碌狀態。

  近年來,煙臺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大瞭投入力度,城市硬件建設日新月異。可同時管理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如上述井蓋和道路的問題便是例證。

  "三分建,七分管"的道理很簡單:如果隻建設不管理,則有可能重復建設,浪費建設資金。而管理好瞭,延長瞭設施的使用壽命,從一個側面也相當於節省瞭資金。更應看到的是,基礎設施的優劣直接反映城市管理者的水平高低,並代表著這座城市的綜合實力和文明進步程度。因此,說基礎設施的管理事關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當不為過。

  基礎設施長期完好固然需要全社會成員的維護,但信用貸款借貸的條件貸款全省皆可處理是如果僅依賴於社會成員脆弱的自覺性,而相關部門的管理和監督缺失,產權、責任不明晰,那麼,道路一年兩修、井蓋一天兩換還隻是"初級階段",長此以往,"千裡之堤毀於蟻穴"當不是危言聳聽。

  保障建設成果不被破壞,除瞭要繼續不遺餘力地提高市民自覺維護的意識之外,還要讓產權、責任明晰,管理、監督到位。管理跟上瞭建設的腳步,城市發展、市民幸福的美好願景方計日可期。

新聞來源http://yt.house.sina.com.cn/news/2013-05-07/08222172466.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liver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